乌丹

来自Whiteverse Library
(重定向自埃林
跳到导航跳到搜索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Uhrdian.png

乌丹(Uhrdian)

体型高大,骨骼强健,肤色深红偏灰。原先是封尼尔人的共同进化型奴役物种,在受启蒙后获得了高度智慧,凭借强大的繁殖和战斗能力获得了自由,但是衰老速度极快,平均寿命只有60年左右。乌丹人被称作“本性野蛮”,这并不夸张,但是由于启蒙战争的影响,乌丹人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许是萨罗碎片的影响,乌丹人在学术研究方面也相当有造诣,并在千年间展露出惊人的潜能。

乌丹人在封尼尔人漫长的进化发展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不如说是两个种族协同进化。乌丹人在远古时期就凭着蛮力和驯良的性格被封尼尔人用于基础建设的奴仆,“每个宝贝都有他们的玩具”这样的谚语无时不刻在诉说着这个千万年的奴役史。

乌丹人的管理制度相当严格,其阶级性也非常鲜明,在封尼尔的制度中,进行乌丹人繁殖的资质更是需要复杂苛刻的考核。

大部分的乌丹人,无论是雌雄,都要在性成熟之前进行完全的去势,以保护其主人的安全;而少部分的乌丹人,被授予了姓氏,拥有繁殖的资格。直到启蒙战争,乌丹人才获得了自己的自由繁殖权(并且利用的很充分)。

“……雄性往往勇武有力且对疼痛的耐受程度高。但雄性也有普遍存在的致命弱点,第一是成年的雄性乌丹性格极度不稳定,如果在转手前未经良好的驯化,下一任主人会吃很多苦。第二是成年雄性乌丹极度好色,在上古战争中就存在用雌性乌丹扰乱敌方奴隶阵型的战术。基于这两点,针对雄性乌丹的去势是非常必要的。有研究表明,在发育成长完全结束前的一年内是去势的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执行手术可以激发乌丹的二次发育,尤其是肌肉大小和成骨密度方面会有显著提升。而去势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去势后的乌丹性格会趋向稳定,并专注于自己被分配的工作。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成年雄性乌丹都会被执行去势手术,少数展现优良基因(如天生的温驯性格、强大的力量或足够好看的外表)的乌丹会被其主人保留育种能力,这类乌丹会被用于育种,许多有条件的主人都会保留一定数量(数量受到严格限制)进行繁育以获得更优质的乌丹。
“封尼尔千百年来将乌丹的管理体系优化得非常完善:乌丹作为一种个人财产在出生、死亡、繁殖、转卖等阶段都必须到当地乌丹事务管理局进行登记,政府严格限制个人保有的乌丹数量,这涉及到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而企业和政府部门在执行大规模调动乌丹行动时,都需要进行报备。乌丹事务管理局还会进行定期统计和调查,对非法乌丹尤其是非法繁殖行为进行严厉打击。[1]

乌丹人的社会体系

奎克斯(Quinx):在乌丹语中,奎克斯寓意着“年轻”,任何一名到达成年年龄的乌丹人都会成为奎克斯的一员,同时他们还会获得一柄奎克斯短剑作为成年的象征。

阿奎(Aquin):在乌丹语中,阿奎寓意着“壮年”,乌丹人并不单单依靠年岁区分青年和壮年,还要求一名奎克斯需要拥有被乌丹人认同的强健体魄,同时经历过战场的洗礼,这名奎克斯才会成为一名阿奎——乌丹社会的中流砥柱。

雅拉·博埃图(Yarra Boetum):“雅拉”在乌丹语中代表着灵能。虽然雅拉·博埃图在社会组成中也属于武士阶级,但是乌丹人崇尚武力,不好灵能,所以在乌丹社会中,灵能战士的地位并不高,其他的乌丹战士会用“博埃图”——避开战斗的人来称呼他们。

埃林(Arin):“埃林”在旧乌丹语中意为“交换”,启蒙战争后“埃林”一词的含义逐渐引申发展为“交易”,现指代乌丹社会中的“商人”阶级。因为乌丹人的商业体系继承自曾经存在过的封尼尔共和国,所以在乌丹人的商人阶级——“埃林”身上可以看到许多封尼尔共和国的影子,甚至还包括有生活习惯,这也导致乌丹人内部对“埃林”阶级隐形的抵触无处不在。

萨哈奎克斯派(Sahaquinx Pi):一个拗口的乌丹语组合词,词源分别是寓意引导的“萨哈”和寓意年轻的“奎克斯”,组合在一起并加上将动词转为名词的“派”后,在乌丹人的语意中可以理解为“守护自由之人”。实际上,萨哈奎克斯派在乌丹社会中是指代上级武士这一社会地位。一名阿奎经过甄选和试炼后,经过乌丹上层氏族领袖的准许便会晋升为萨哈奎克斯派,这一称号将永生伴随这位乌丹人,直至他的鲜血在战场上流淌殆尽。

执力(Chille/Force-holder):乌丹人中的执法者。在崇尚暴力的乌丹社会中,执力是一群佼佼者,只有醉心于暴力的疯子才能成为他们的一员。执力会穿上乌丹社会中少见的全身式重甲,手持执法缠杖,坚决执行“以暴力消灭暴力”的政令,也只有他们这样的疯子才能解决乌丹社会中层出不迭的暴力事件,如此想来的话也许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正常。

乌丹恩(Uhrden):每一年在全体乌丹战士中被遴选出的最强之人会被称为“乌丹恩”即乌丹之人。选拔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战斗、战事贡献甚至争斗台!而作为乌丹恩,唯一的使命便是承担这个头衔带给他的责任,为全体乌丹人战斗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当然,这个头衔很难由在世的乌丹人获得,往往被追授给牺牲者们。

争斗台文化

乌丹人的争斗台(Colosseum)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古代旧封尼尔帝国的奴隶社会。争斗台起初是用于解决各个封尼尔贵族奴隶主之间利益冲突的工具。

旧帝国时期,当贵族之间出现矛盾或是利益冲突时,往往会诉诸武力,但是这样的开销和消耗过于巨大,也引起了国家的不稳定;为避免这个问题,每个贵族都会在家族庄园中“培养”一大批乌丹人,用于在争斗台进行替身决斗——代替贵族本人的生死决斗。一般情况下,失败的一方将无权对所争夺事项继续纠缠,而失败的乌丹人将会当场被胜利的同类打死。

在后世乌丹学者的研究中,认为这样的在封尼尔人授意下的同种族自相残杀是乌丹人最为黑暗的时期。

长期的发展让争斗台文化逐渐成为封尼尔的保留传统,其形式也从起初的一对一肉搏对决变为了持近战武器对决,再到后来甚至出现了无限制比赛——即不限制上场人数,只要保证双方人数相同并达成一致。这也让争斗台变成了一种年度性的小规模战争游戏。

银河历1795年,迫于民间的平权呼声压力,国家规模的封尼尔争斗台赛事被封尼尔共和国叫停,但是这个文化被民间持续保留。

银河历1858年乌丹自治领建立,并将争斗台文化继承了下去,目的是不忘屈辱的历史,并且以更高的目光去审视历史。

在今天,争斗台仍然作为乌丹自治领的体育盛会和人才选拔手段合法地运行,只不过乌丹人不再为奴隶主的利益服务,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和荣耀战斗,曾经的生死决斗也转变为相对温和的决斗方式。


参考资料与注释

  1. 厄麦迪斯·达本.《选择你的乌丹101(第六版)》[M], 银河历16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