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拉里奇会战

Holfman💬讨论 | 贡献2021年6月15日 (二) 15:31的版本

阿伯拉里奇会战(The Battle of Aberarich)

阿伯拉里奇会战发生在银河历1844年启蒙战争的末期。

战役发生地为被乌丹人割据的亚加星域,所以在乌丹方的相关记载中也会将阿伯拉里奇会战亚加星域会战(The Battle of Yaga),而阿伯拉里奇是亚加星域的恒星。 又因为在阿伯拉里奇会战中封尼尔共和国政府总共投入了六支军团用以作战,故在一些非官方记录中也会将阿伯拉里奇会战称为六军之战(The Battle of the Six Legions) [1]

战役打响

银河历1840年,启蒙战争进行到第56个年头。封尼尔共和国乌丹独立势力双方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摩擦虽然始终不断,但总体进入僵持状态。孤悬于共和国领土之外的封尼尔帝国势力不再有割据初期的强势势头,逐渐转入蛰伏状态,帝国和共和国的边界慢慢消停下来变得不再剑拔弩张。

但这种短暂的停歇却不是封尼尔共和国政府想要看到的。

银河历1841年封尼尔共和国政府以叛国罪处死了封尼埃克的罢工游行代表——年仅42岁的台伯·尼罗,他的死导致封尼尔共和国底层人民对封尼尔共和国政府的不满情绪最终爆发,掀起了一场波及十数个星系的大罢工。

同年12月,在封尼尔皇室的授意下,批准并通过了对当届封尼尔共和国政府的弹劾案,同时皇室宣布将组建临时政府直到完成重新组阁。

翌年银河历1842年3月,新一届的封尼尔共和国政府组建完成,由贾米克·塞尔马克出任新政府的埃斯卡瑞特,上台后的贾米克政府当即宣布将出台政策挽救因停歇导致的经济滑坡。

银河历1843年,贾米克政府连续推出多项法案,用以振兴经济,但封尼尔的体量过于庞大,法令从推出到生效所要花费的时间往往是漫长且难以估量的,对此心知肚明的封尼尔贾米克政府决定应给全体封尼尔人一剂强心针以保证度过经济改革这段困难的时期。于是埃斯卡瑞特贾米克·塞尔马克称当下情势已经适用《封尼尔共和国政府紧急状态法》第一条[2]并利用同法律第四条[3]强行命令军团长大会集结各整修军团,要求军团长大会银河历1845年前组织派遣舰队和任意敌对势力进行一次主力决战。

贾米克·塞尔马克和他在埃斯卡瑞特职务上的前辈们所想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只要战争还在胜利封尼尔人就能挺过任何难关。

银河历1843年下半年军团长大会集结了一支由五支军团构成的庞大舰队,同时封尼尔共和国政府还将已经改制收编的火蜥蜴近卫军团以预备舰队的身份并入这支舰队,如此一来,这支舰队所属舰船总数已超过11万艘。在即将迈入银河历1844年之际,封尼尔舰队纷纷离开各自的锚地通过星门向最终选定的目标——乌丹进发。

银河历1844年5月封尼尔舰队进入乌丹边境的亚加星系。

为对抗来犯的封尼尔人,乌丹人早已集结了一支舰船总数与[[封尼尔]不相上下的舰队提前于3月底进入亚加星系,并着手准备防御事宜。

“这一天里,同时行进在亚加星系的双方舰队都很谨慎,封尼尔乌丹的两位指挥官此时仍未知道互相舰船所在的位置。在这个直径超过5光年的星系中,几十万艘战舰缓缓展开索敌阵型,释放侦查探针,派出无人机,随时准备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庞大会战。”[1]

7月14日封尼尔人的侦查船率先在距离恒星阿伯拉里奇6千万公里的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Mara Toni)背后发现乌丹舰船,在确认这是乌丹舰队右翼的一部分后,侦察船将扫描到的乌丹舰船部署位置发送回封尼尔舰队旗舰。

封尼尔侦察船扫描到的乌丹舰队部署如下,乌丹人的右翼部署有整支舰队三分之一的舰船,余下三分之二成一字线列分布在自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远至星系边缘的位置。

封尼尔舰队的指挥判断这是由于乌丹舰船能源和动力有限,且乌丹人的指挥官指挥能力不足才导致乌丹舰队呈现出如此一副易受击破的细长阵型。

封尼尔舰队作出如下部署,命令阿瓦德罗·加尔瓦军团梅路迦吞噬者军团郊狼军团三支军团作为舰队左翼进攻乌丹舰队右翼,罗尔加兰军团守卫在距离亚加星系恒星阿伯拉里奇2千2百万的轨道上,双子山军团部署在星系北轴距离恒星阿伯拉里奇4千6百万公里的位置,该军团同时承担拱卫阵线中央和防守封尼尔舰队右翼的任务,将火蜥蜴近卫军团放在远离战线1亿2千万公里的位置作为预备队使用。

封尼尔人的作战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利用兵力差击垮乌丹人右翼,第二步左翼的三支军团在击溃乌丹右翼后,向中挤压乌丹人的一字线列,第三步在左翼的三支军团完成向中进攻并成功破坏乌丹人阵型后,将会同封尼尔的中央和右翼舰队一起合围乌丹人。

参与兵力

封尼尔方:

火蜥蜴近卫军团 指挥官:军团长麦林·“火蜥蜴”瓦伦(Mylene 'Salamander'Valyn)

阿瓦德罗·加尔瓦军团 指挥官:副军团长马尔丁·耶尔帕尔(Mardin Yerpal)

罗尔加兰军团 指挥官:代理军团长西尔多·罗尔加兰(Sildo Rolgarland)

梅路迦吞噬者军团 指挥官:军团长琳娜·塞尔马克(Lyna Sermak)

郊狼军团 指挥官:军团长罗班·奥克斯帕(Loban Oxpar)

双子山军团 指挥官:军团长拉奇波尔·奥尔蒂斯(Lacspor Ortiz)

乌丹方:

联合军团:

第一军 指挥官:

第二军 指挥官:

第三军 指挥官:

第四军 指挥官:

第五军 指挥官:

战役进程

7月15日封尼尔舰队的左翼进攻集团组成线列,三支封尼尔军团利用电子设备的优势率先对部署在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的乌丹舰队右翼发动进攻。

封尼尔舰队的攻势十分凌厉,在交战后第2个银河时便将乌丹人在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轨道上临时建造的维修卫星尽数摧毁,并对乌丹舰队右翼造成重大打击,但乌丹右翼并未如封尼尔料想般崩溃逃散反而仍保持线列阵型有序地向封尼尔舰队还击。

直到15日双方交战后的第10个银河时,封尼尔舰队才取得初步胜利。封尼尔舰队利用兵力的优势将依托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防守的乌丹右翼舰队逐步驱离,迫使乌丹舰队向马拉·托尼的天然卫星撤退。封尼尔舰队指挥官决定乘胜追击一举消灭正在后撤的乌丹右翼舰队,为此封尼尔人将主攻乌丹右翼舰队的三支军团拆分成两半,两支在正面继续进攻乌丹舰队,另一支则逐步脱离战线向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的天然卫星侧面迂回,以和正面舰队共同形成“L”状进攻阵型。

同时,在封尼尔战线中段的恒星阿伯拉里奇,乌丹舰队也以小股分散部队对固守的封尼尔军团发动袭扰战,逐步拉扯固守恒星阿伯拉里奇和远在4千6百万公里外这两支军团,使两支军团的距离越来越远。

自交战以来的第13个银河时,距离7月16日还有2个银河时。

为稳定位于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的右翼舰队形势,乌丹指挥官决定投入支援舰队,从封尼尔舰队的侧面发动进攻力求直接插入封尼尔舰队正中以颇具乌丹人风格的战术破坏封尼尔进攻舰队的阵型。

由于乌丹人不计伤亡的进攻,即将完成"L"状进攻阵型的封尼尔舰队被迫放弃合围的计划,促使自身舰队转向并收缩阵型防御乌丹人的进攻。

对于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进攻的受挫,坐镇阿伯拉里奇的封尼尔舰队指挥系统并未觉得这是件很严重的事,他们认为这只是乌丹舰队在做困兽之斗,在三支军团的进攻下,很快乌丹人的防守便将土崩瓦解,也因为这种既乐观又自大的想法,使封尼尔舰队指挥系统忽视了眼前的巨大陷阱。

7月16日封尼尔人进攻乌丹右翼舰队的计划仍未完全成功,乌丹舰队还坚守在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周边星域。为加快作战计划进程,封尼尔舰队指挥系统决定抽调一部分拱卫恒星阿伯拉里奇的舰船前往支援进攻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的舰队。为了等候支援,正在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周边作战的封尼尔舰队转入防守,向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的背面收缩移动,企图在远离乌丹右翼舰队的位置重组阵线。

7月18日,从恒星阿伯拉里奇赶往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增援的封尼尔舰船突然和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周边的三支封尼尔军团失去联系,同时该区域的电磁环境一片混乱,极为高速的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正以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为中心向整个亚加星系飞速侵蚀。增援的封尼尔舰船的电子设备大都在这股粒子构成的风暴第一轮过境时便已经受损。同样,固守在恒星阿伯拉里奇的军团也遭遇到相似的灾难,整个亚加星系内的所有封尼尔舰船都陷入无法通联、电子设备失效的状态。

再三考虑后,赶往气态巨行星马拉·托尼的封尼尔舰队最终决定继续向马拉·托尼靠拢,直到和马拉·托尼的三支军团汇合并查清情况。

乌丹人的计谋开始发挥作用了。


⚠该页面未完成归档,数据持续挖掘中⚠




参考资料与注释

  1. 1.0 1.1 安东纳·“黑湾”·阿克曼, 《真与伪——末路的封尼尔》[M], G.C.2285
  2. 《封尼尔共和国政府紧急状态法》第一条:封尼尔共和国应维护治下任何领土、领空(间)及空间设备的和平、完整、稳定,这是封尼尔共和国政府及全体公民共同且神圣的义务,该义务与公民权利相对应,两者不可分割
  3. 《封尼尔共和国政府紧急状态法》第四条:当封尼尔共和国治下任何领土、领空(间)及空间设备的和平、完整、稳定受到威胁侵犯时,任何封尼尔共和国的公民都应忠实的履行对封尼尔共和国宪法的誓言,尽最大的努力维护之
Copyright © 2014-2024 whiteverse.com,fandao.fun All Rights Reserved
Whiteverse Culture Creativity Co.,Ltd.
鲁ICP备16006260号